5月21日下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国际论坛在我院人文讲堂举行🧋。原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教育研发基地主席张凤有先生🛌🏻,教育研发基地副主任蔡劲松教授,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就业研究所杨洪涛所长🫂,高等教育研究院、教育研发基地首席专家马永红教授,德国卡塞尔大学原副校长、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创始人、教育研发基地荣誉主席Ulrich Teicheler教授👨🏿⚖️,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教育AG尊龙凯时教授Didie Moreau、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育AG尊龙凯时副教授Hongxia Shan、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就业研究所余舰处长🍹、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中国)首席顾问张静女士等教育研发基地学术委员会中外学术委员📓,阿里巴巴战略&合作部招聘专家胡文博🤵🏻♀️,我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教育研发基地办公室主任刘睿,教育研发基地办公室副主任、我院包艳华副教授,以及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人员出席会议。会议由蔡劲松院长和刘睿副处长分场主持。
蔡劲松院长主持
刘睿副处长主持
会上,蔡劲松院长对各位专家委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各位学术委员为基地建设发展以及就业指导🖇➗、职业发展教育研究方面介绍的经验和建议表示衷心感谢。
Ulrich Teichler教授做演讲
Ulrich Teichler教授为大家深度剖析了就业力➡️。90年代开始,“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一词开始自英语国家中盛行🎈🌾。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这个词都存有诸多误解🖖🏻。Teichler教授的讲座对其进行了重新解读🧑🏼💼🛑,他提出了“就业能力”是劳动力市场研究和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一个术语,指的是确保“处于危险中的年轻人”获得一些就业机会的潜力和措施,如就业机会、薪酬、社会福利、假期等🧜♂️。而非大学毕业生个人的就业能力。
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中国)首席顾问张静做演讲
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中国)首席顾问张静介绍了专创融合的国际经验。她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双创教育的必要性💆🏿♂️,创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不确定性,培养学生“我能行”的态度。随后她具体介绍了专创融合的方式方法。
杨洪涛所长做演讲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就业研究所所长杨洪涛从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人员培训、就业创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学职平台建设三个方面介绍了就业指导专业化建设情况。他还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研究成果以及就业创业调查结果进行了解读🧗🏼♂️。
阿里巴巴战略&合作部招聘专家胡文博做演讲
阿里巴巴战略&合作部招聘专家,负责海外校招和博士招聘的胡文博先生则以“什么是科技公司眼中的技术人才🪷🪵?”为主题为大家分享了当代中国科技公司基于不同的视角对于技术人才的选拔标准。
马永红教授做演讲
最后😲,马永红教授围绕“如何实现中国专业硕士就业质量提高”做主题报告。主要就2017年专业学位硕士就业情况调研实施背景👷🏽、意义以及研究成果进行分享。从宏微观层面介绍了高质量就业状况,并指出学校培养👃🏼、高校就业服务、社会需求是高质量就业的三大路径依赖。
合影留念
我院、高等教育研究院和校招生就业中心共同建设的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研发基地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国际论坛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研发基地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为能将研发基地发展成具有影响力的智库和交流平台描绘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蓝图,也是我院继续开展教育智库建设的重要行动。教育研发基地将秉承建设目标,为职业发展教育研究工作提供更专业、视野更高、更具研究实力平台,结合中国高校就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对国外教育与职业发展相关理论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凝练与萃取、对就业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前瞻性探索🌇,实现成为全国大学生就业教育与职业发展教育研究的国家智库,打造开放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国际培训交流平台,聚焦国内外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建设目标。
(王远程 文/图)